我国老年大学是适应干部离退休制度而诞生的新生事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大学越来越得到党委政府的重视和老年人的欢迎。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和老年学校(统称老年大学,下同)如雨后春笋般的蓬勃发展,相应的老年教育也得到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有了快速发展。目前老年大学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教的主要依靠力量。老年大学是老年教育的主体平台,因而在探讨老年教育时一般都要以老年大学为主要对象进行解析。现将老年大学的一些基本资料赘述如下: 一、基本情况 据有关材料显示,全国32700余所老年大学,我国现有老年大学公办的占82.1﹪,公办民助的占4.7﹪,民办的占2.2﹪,民办公助的占11﹪。其中,公办的基本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既有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系列管理,也有差额或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还有社会力量联合办的民营老年大学。党政机关和军队系列主办的老年大学性质基本相同,科研院所、院校和企业老年大学的管理更是呈现多元化模式。各级各地老年大学有党委、政府部门主办的,有企业、事业单位主办的,有社会团体主办的,还有个体民办的,形式多样,形态各异,可以说社会中的各个阶层、各种组织都可以参与创办老年大学。(目前已知江苏省已知的公办老年大学有3000多所)
二、基本经验
1、要有一定位置。就是要主动争得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这就需要大力宣传老年教育工作的作用和意义,展示老年大学的办学成果,主动为老年工作服务。需要宣传到位,各级领导一般多为关注这项工作。努力争取他们每年抽出时间到学校考察调研或作形势报告,或召开专门办公会议,解决实际问题。这种各地较普遍的做法,既扩大优化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又促进和推动了老年教育事业。 2、要有一支队伍。事业要巩固发展,必须有一支好的队伍。办学中必须有一支德高望众、热心老年教育的老同志队伍,他们发挥政治优势和经验优势,担任校领导或应聘从事教学工作,东奔西忙,无私奉献。还有一支调查队伍,观察老年学员的喜好动态。此外,还有一支不计报酬的应聘教师队伍。 3、要有一定经费。一个事业要健康持续发展,没有一定的经费保障是不行的。办老年大学,需要一定的投入,回报需要多方面整合资源,许多都是无形的政治效益、社会效益,这就需要领导和管理层能站到社会发展的高度,从构建和谐小康社会出发,在经费投入上援手扶持。(这点是目前老年大学以公办为主,民营辅助的重要原因。)
4、要有一个场所。办学的首要任务是教学,要教学就必须要有场地,有一个适用的场所。各省各市办学之初一般都是借用或租用有关单位场地,然后逐步改善。 5、要有一定娱乐性。目前老年课程的设置多为文艺性为主,一般的课程为:书法、美术、舞蹈、表演、保健为辅等等,其中学员最多为书法和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