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答学网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答学网 > 资讯 >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对孩子自信心的影响有多大?

家庭教育 发布时间:2023-05-25 08:37:35 阅读人气:216 资讯归档 最新发布 模块sitemap

家庭教育对孩子自信心的影响有多大?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很难简单地回答。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孩子自卑的家庭因素:

1. 过度批评和负面评价: 如果孩子经常被父母批评和指责,这容易使孩子自卑。父母经常批评孩子的行为,而不是承认他们的努力和进步,也会对孩子的自尊心产生负面影响。

2. 缺乏关注和支持: 父母忽视孩子并不关心孩子的生活、学习和情感需求,孩子可能感到不重要和失落,从而影响其信心。

3. 过度保护和控制: 父母过度关注孩子的安全和福利,并试图控制孩子的生活决策,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和自主性,在未来与其他人和自己的相处中感到无力和恐惧。

4. 家庭暴力或家庭纷争: 家庭中出现暴力或争吵,会让孩子感到痛苦和害怕,这可能会导致他们发展出自卑心理。

总之,父母的态度和行为对孩子的发展和自我认知具有深远的影响,需要注意家庭因素对孩子自信和自尊心的影响。

02孩子“恐惧感”的来源:

1)陌生环境超出承受力,恐惧出自本能

孩子应对陌生环境能力不够,通常的表现是害怕、退缩、哭闹,这是由心理体验引发的一系列情绪行为。

孩子的这些情绪反应是消极的,被称作“怯生性恐惧”。这是种潜意识的、比较普遍的反应,也是本能的自我保护的反应。

比如家里突然有人来访,孩子会表现出明显的疏离感,别人见孩子可爱,就想抱一抱。

可孩子是非常害怕,也不情愿,他们通常的表现是抗拒、大哭。

有时带孩子到陌生的环境,孩子也会因为不适应,容易哭闹。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在《人类面临的挑战》中写到:生活里每个人的一举一动都是个体对自己能力的体现,而行为是对心灵的展示。

可以说,孩子的恐惧表现是内心的展示,因为存在缺陷,才会产生畏惧感。

父母要做的是多引导孩子,消解孩子的恐惧心理,锻炼孩子的能力,让他心里有底气面对世界的种种。

同时也要做好表率,帮助孩子减少恐惧感,使其变得独立、勇敢。

2)受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方面:

①“遗传”父母的情绪,或对父母害怕的东西深信不疑

有时父母害怕的东西,孩子也会“遗传”到。

比如我怕猫,只要看到猫就会躲开。

最近这段时间,**院热映《龙猫》,带孩子去看了。

孩子就此喜欢上了龙猫,还专门要求买个龙猫娃娃,可布娃娃拿到手的时候,夜里孩子抱着它睡觉就觉得害怕。

因为看到龙猫,就会想到猫的眼睛,太吓人了,结果买的娃娃没几天,就被丢在了一边。

孩子平常和妈妈朝夕相处,如果是妈妈特别害怕的东西,孩子肯定也会有所感受。

②大人用恐吓、威胁的方式让孩子听话

孩子有时想和小伙伴去玩,要求妈妈带他去,但由于妈妈自己想偷懒,就随便给孩子编了个理由,说外面有坏人专门抓孩子,现在出去危险。

孩子年龄小,没有辨别能力,肯定对妈妈的话深信不疑,心里会觉得出去玩就会被坏人抓,以后出去都会觉得恐惧。

甚至有时孩子哭闹不听话,父母为了震慑孩子,会把他单独关在房间。

即使孩子表现得很害怕,父母也不理,实际上这种行为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

所以,父母对孩子说的每句话都要慎重,因为孩子是本能相信父母的,不要让自己的一言之失,给孩子造成永久的恐惧感。

3)对常见事物的想象加工

视觉感受给人的冲击力是非常强大的,加上人与生俱来的想象力,对动画中妖魔鬼怪的恐惧感会加倍。

如果是比较良性的形象还可以接受,如果只是单纯恐怖的形象,父母要注意给孩子把关,给孩子做正确的解释和引导。

其实,孩子有恐惧感是好事,这也证明孩子能对危险的事物进行感受,对保证安全有重要作用。

因而,父母看到孩子经常会产生恐惧感,不要觉得这是病症。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让这些恐惧感过度影响孩子的生活,如果孩子过于胆小,对人际交往和工作生活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就要加以干预了。

03当孩子说“我害怕”,要用这三把“钥匙”,打开孩子心理恐惧的“锁”

1)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

犹太民族有句名言:在我们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正是我们自己。

当孩子真正拥有自信时,才会有动力去面对困难,并发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困难。

而依靠自己的力量突破困境,能让孩子获得成就感和更多自信,这是个良性循环。

心理专家表示:每一个孩子都需要知道他的父母希望他长大,鼓励他们尝试新事物,对他及做事的能力有信心。

在平常生活中,父母可以多鼓励孩子去尝试,让他获得更丰富的生活体验和应对困难的经验。

2)助孩子克服恐惧,而非嘲笑讥讽

孩子可能怕蚂蚁、怕蚯蚓,这些在大人看来,都是不会害人的动物,可孩子就是怕。

他们害怕这些动物和身体接触,这会让他们觉得很不舒服。、

父母不要笑话孩子的这种恐惧,或责骂孩子胆小,要理解孩子的恐惧,才具备同理心。

之后要做的是,帮助他们战胜恐惧,多鼓励孩子,少看轻孩子,这是对他们最好的支持。

3)身教:父母不可表现得过于怯弱

孩子的行为作风通常是向父母看齐的,如果妈妈经常表现出害怕、恐惧,爸爸常表现出怯弱的样子,那么孩子受父母行为影响,也会变得胆小、懦弱。

如果父母能够平淡看待一切,孩子也会跟随父母的行为,成为一个内心淡定、宠辱不惊的人。

美国作家詹姆斯▪A.鲍德温曾说:孩子们从来不会好好听从长辈的教导,但他们永远都在模仿长辈。

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之前,首先要正视自己的行为。不要自己胆小怕事,要求孩子活泼大胆。

父母和孩子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多引导,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的心理成长环境。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dxzl8.com
本文地址:http://www.dxzl8.com/news/3080226.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湖北籽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鄂ICP备19019357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