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答学网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答学网 > 资讯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讯

谁能提供一下有关古典文献学的有关资料?

院校资讯 发布时间:2023-05-25 08:10:52 阅读人气:235 资讯归档 最新发布 模块sitemap

谁能提供一下有关古典文献学的有关资料?

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以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为依托。古典文献研究所成立于1983年,是教育部在全国条件较好的大学批准成立的第一批古籍研究机构之一。本专业以整理和研究中国古代典籍、弘扬传统文化为宗旨。

本专业远绍黄侃、胡小石、汪辟疆等大家所开创的南京大学中文系传统文史研究的朴实雄厚之学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首任所长程千帆先生、现任所长周勋初先生和唐代文史研究名家卞孝萱先生的带领下,经过一批中青年学者的努力,在古典文献的整理、考订和理论阐发诸方面,形成了谨严踏实的学风,将文献学与文艺学相结合,赋予传统的古典文献研究以现代学术的品质。本专业在继承谨严求实的学风同时,又不断开拓发展的空间,如将古典文献研究与现代技术相结合进行古籍整理与研究,如加强海外汉学文献与域外汉文学文献的搜集、整理和研究。

本专业现有教师1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人。1985年该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该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9人。目前该专业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1人,在读硕士研究生20人,培养博士生3人,在读博士生10人。本专业现任带头人为程章灿教授。

本专业与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密切协作,承担了一批大型古籍整理与研究项目,如程千帆先生主持的《中华大典·文学典》已出版,其中有卞先生负责的《隋唐五代文学分典》;程先生主编的《全清词》顺康卷二十册也在南大百年校庆前面世;周先生主编的《唐人轶事汇编》荣获全国古籍整理一等奖,以上几项重大成果,在学术界影响很大。

本专业原学科带头人周勋初先生治学出入文史,视野开阔,所撰七卷本《周勋初文集》在新时期的传统文史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博士生导师徐有富教授对文献学的基本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与程千帆先生共同完成古委会的重点科研项目《校雠广义》,荣获第四届国家图书获,另撰有《郑樵评传》、《治学方法与论文写作》,主编《中国古典文学史料学》;博士生导师蒋广学教授于晚清学术史研究多有建树,有专著《梁启超和中国古代学术的终结》行世,《梁启超评传》即将完稿;博士生导师程章灿教授在魏晋南北朝、唐宋文学研究方面深有心得,有《魏晋南北朝赋史》《刘克庄年谱》《世家大族与六朝文学》等专著出版,于石刻文献亦研究多年,已有《石学论丛》出版,并在古典文献学专业逐步形成石刻文献资料中心和研究中心,目前正在进行《魏理与二十世纪英国汉学》研究;博士生导师曹虹教授在中国散文史和佛藏文献研究方面齐驱并进,撰有《阳湖文派研究》和一批重要论文刊行,新著有《慧远评传》,目前正在进行域外汉文学研究。此外,严杰教授在唐宋文学文献研究方面有《欧阳修年谱》《白居易集校正》等成果;武秀成教授在《旧唐书》研究方面有潜心多年的专著《旧唐书辨证》,另有《文献学的理论与方法》、《陈振孙评传》等书;姚松副教授在《册府元龟》整理和中国文化史研究方面多有心得;赵益副教授在道藏文献研究方面有《六朝道教与文学》,又及有《丘处机》、《王霸义利:北宋王安石变法批判》二书;徐雁平副教授撰有《胡适与整理国故考论:以中国文学史研究为中心》一书。

本专业已出版“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专刊”二十余种,出版《古典文献研究》集刊六辑,在学界均有很好的口碑。

能直接看文言文的话,首先当然是三国志、晋书以及宋书、南齐书等等

然后有世说新语,可以下一本简译版的,再加一本笺注,笺注余嘉锡的很不错

另外再细一点的话:习凿齿的汉晋春秋、司马彪的九州春秋、唐庚的三国杂事、孙盛的晋阳秋等,还有各家的晋纪,不过有几本比较难找

如果楼主要的是现代文的概述,那就太多了,而且我看了一些,现在貌似还没有各方面都很好的书。

楼主随便到百度有关贴吧(直接就有魏晋南北朝吧),看顶上的帖子就好了,那里都是fans们,又有大家的回帖,比电子书好;这方面的论坛也很多

如果要的是专著,鲁迅就有一篇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另外我这里有一张表,以前往复论坛总结的:

刘驰《六朝士族探析》,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

梁满仓《汉唐间政治与文化探索》,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

卫广来《汉魏晋皇权嬗代》,书海出版社,2002年。

马植杰《马植杰秦汉三国史论文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高敏《魏晋南北朝兵制研究》,大象出版社,1998年。

谢宝富《北朝婚丧礼俗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李书吉《北朝礼制法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

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学苑出版社,2002年第二版。

陈良伟《丝绸之路河南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侯旭东《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陈爽《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李小树《秦汉魏晋南北朝监察史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王利华《中国华北饮食文化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周建江《太和十五年——北魏政治文化变革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方诗铭《三国人物散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胡阿祥《魏晋本土文学地理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雷依群《北周史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傅克辉《魏晋南北朝籍账研究》,齐鲁书社,2001年。

王启涛《魏晋南北朝语言学史论考》,巴蜀书社,2001年。

汪波《魏晋北朝并州地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

李凭《北魏平城时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周征松《魏晋隋唐间的河东裴氏》,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熊德基《六朝史考实》,中华书局,2000年。

牛润珍《汉至唐初史官制度的演变》,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程维荣《拓跋宏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朱大渭等《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黎虎《魏晋南北朝史论》,学苑出版社,1999年。

黎虎《汉唐外交制度史》,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

王素《高昌史稿——统治编》,文物出版社,1998年。

王素《高昌史稿——交通编》,文物出版社,2000年。

王素《敦煌吐鲁番文献》,文物出版社,2002年。

阎步克《乐师与史官——传统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论集》,三联书店,2001年。

阎步克《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

李蔚然《南京六朝墓葬的发现与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

巫鸿主编《汉唐之间的宗教艺术与考古》,文物出版社,2000年。

巫鸿主编《汉唐之间文化艺术的互动与交融》,文物出版社,2001年。

杨泓《汉唐美术考古和佛教艺术》,科学出版社,2000年。

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增订本),文物出版社,2001年。

刘长东《晋唐间弥陀净土信仰研究》,巴蜀书社,2000年。

米文平著《鲜卑史研究》,中州古籍版,2000年

朱大渭《六朝史论》,中华书局,1998年

范子烨《中古文人生活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

薛瑞泽《嬗变中的婚姻——魏晋南北朝婚姻形态研究》,三秦出版社,2001年

薛瑞泽《汉唐间河洛地区经济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唐长孺《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

胡阿祥《六朝疆域与六朝政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周勋初《魏晋南北朝文学论丛》,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刘磐修《盛世探源——汉唐农业发展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

韩国河《秦汉魏晋丧葬制度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王永平《六朝江东世族之家风家学研究》,江苏古籍,2003年1月

王承文《敦煌古灵宝经与晋唐道教》,中华书局,2002年11月

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

康中乾《有无之辨--魏晋玄学本体思想再解读》,人民出版社,2003年5月

孙明君《汉魏文学与政治》,商务印书馆,2003年3月

谷川道雄著、马彪译《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世界汉学译丛),中华书局,2002年

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章义和《地域集团与南朝政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李文才《南北朝时期益梁政区研究》,商务印书馆,2002年

丁福林《宋书校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许福谦《南北朝二史八书疑年录》,北京出版社、文津出版社,2003年

王青《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与神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张承宗《六朝民俗》(六朝文化丛书),南京出版社,2002年

卢海鸣《六朝都城》(六朝文化丛书),南京出版社,2002年

李裕群《北朝晚期石窟寺研究》(考古新视野丛书),文化出版社,2003年

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考古新视野丛书),文化出版社,2002年

姜波《汉唐都城礼制建筑研究》(考古新视野丛书),文化出版社,2003年

陶新华《魏晋南朝中央对地方军政官的管理制度研究》,巴蜀书社,2003年

田余庆《拓跋史探》,三联书店,2003年

葛兆光《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三联书店,2003年

罗维明《中古墓志语词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韩树峰《南北朝时期淮汉迤北的边境豪族》》(东方历史学术文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刘季高《东汉三国时期的谈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9月

普慧《南朝佛教与文学》,中华书局,2002年2月

孙若风《高蹈人间—六朝文人心态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林超民、王跃勇主编《南中大姓与爨氏家族研究》,民族出版社,2002年

许辉、李天石《六朝文化概论》(六朝文化丛书),南京出版社,2003年

戴洪才、周瀚光《六朝科技》(六朝文化丛书),南京出版社,2003年

许辉、邱敏、胡阿祥主编《六朝文化》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

唐翼明《魏晋清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连镇标《郭璞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王家葵《陶弘景丛考》,齐鲁书社,2003年

汤伟侠《汉魏六朝教育思想研究》,巴蜀书社,2001年

彭自强《佛教与道教的冲突与融合——以汉魏两晋时期为中心》,巴蜀书社,2001年

范新干《东晋刘昌宗音研究》,崇文书局,2002年

小林正美著、李庆译《六朝道教史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

章启群《论魏晋自然观——中国艺术自觉的哲学考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刘纯鑫《魏晋南北朝诗文韵集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周伟洲《边疆民族历史与文物考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

胡宝国《汉唐间史学的发展》,商务印书馆,2003年

李万生《南北史拾遗》,三秦出版社,2003年

李万生《侯景之乱与北朝政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高敏《南北史掇琐》,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张金龙《北魏政治与制度论稿》,甘肃教育出版社,2003年

最后,如果楼主要专题或者论文的话,我收过东晋的几篇,不过就不是电子书了,都是短文档,呵呵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dxzl8.com
本文地址:http://www.dxzl8.com/news/3079945.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湖北籽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鄂ICP备19019357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