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院2008年硕士生招生目录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 导 师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 注
008管理学院
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
01工业工程理论与应用
02现代生产运作管理
03质量管理与供应链
04系统工程应用
05物流与运作管理的优化
06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07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
08管理决策与人因工程
09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
10项目管理与优化
11 IT服务管理与信息安全
12调度优化与组织决策
13投资评价与决策方法
14金融工程
15信息化测评、管理及可持续性发展
16信息组织与集成智能
17管理决策与商务智能
18计算组织学
120201会计学
01资本市场会计与监管
02会计理论与上市公司会计
03公司治理与财务会计
04管理会计
05财务预警与风险管理
06金融市场与企业融资管理
07财务理论与应用
08财务管理理论与财务政策
09财务评价与控制
120202企业管理
01管理与组织理论研究
02应变管理与组织创新
03公司重组与治理及战略控制
04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
05企业成长与战略管理
06企业文化与竞合战略
07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行为
08组织行为与企业伦理
09公司治理与企业创新
10关系营销与企业间关系
11消费者行为
12营销渠道管理理论与方法13技术转移与国际技术竞争
14关系营销与营销渠道
15社会资本与战略管理
120204技术经济及管理
01技术创新与战略管理
02技术创新与科技管理
03产业经济及投资决策与管理
04技术管理与投资
05技术管理
06跨国公司知识管理
07技术转移与国际技术竞争
08科技管理与绩效管理
09公司治理与企业创新
10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
11土地的技术经济管理
12企业成长的财务政策与技术经济分析
13企业成长与战略管理
孙林岩
肖忠东
许晓雯
张正祥
吴锋
高杰
苏秦
袁治平
周支立
崔文田
徐青川
杨民助
贾涛
李刚
冯耕中
刘树林
王刊良
姜锦虎
邸德海
廖貅武
何正文
田军
刘人境
徐寅峰
郑斐峰
孙静春
郭菊娥
胡平
程少川
万映红
李鹏翔
张俊瑞
李婉丽
王建玲
高宁
聂丽洁
骆蕾
曹建安
汪方军
欧佩玉
田高良
薛锋
陈军
赵红
王鲁平
张禾
席酉民
葛京
梁巧转
万迪昉
韩平
赵西萍
卫民堂
赵文红
樊耘
孙福滨
尚玉钒
吕春晓
杨建君
刘益
刘宽虎
范高潮
杨林岩
张庚淼
高山行
庄贵军
谢恩
姚小涛
李垣
弋亚群
蔡虹
刘新梅
孙卫
原长弘
杨晶玉
高山行
吴建南
靳小怡
杨建君
冯耕中
杨东郎
黎洁
王鲁平
薛锋
陈军
汪方军
赵文红 125
①101统考政治②201统考英语③301数学一④817管理学
①101统考政治②201统考英语③303数学三④817管理学
①101统考政治②201统考英语③303数学三④817管理学
①101统考政治②201统考英语③303数学三④817管理学
管理学院共招收125名
该专业复试科目:系统工程
该专业复试科目:会计学
该专业复试科目:经济学
该专业复试科目:经济学
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管理学院最好的专业
该专业是一个宽口径大类专业,是我国培养热能与动力工程领域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氛围浓厚,教学科研成果丰硕,专业地位与综合实力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享有较高声誉。该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热能与动力工程方面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在课程体系与知识结构中强调数学、力学、机械、材料等基础理论,充分注重电子、电工、控制、微机软硬件应用以及人文等学科知识,培养出的学生具有科学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宽、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等特点。
主要课程设置有: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电子、程序设计、计算机软件基础、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工程经济学、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材料基础、控制工程、测试技术。专业平台课程有动力机械工程基础、环境保护与节能等,专业课程分热能动力及控制工程、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内燃机及汽车工程3个模块,包括:锅炉原理、热力涡轮机械原理、发电厂系统及设备;流体机械原理、容积式压缩机原理、制冷原理与装置、低温原理与装置;内燃机原理、内燃机构造、汽车构造、汽车理论等。学生可在一定范围内选学一组主修课程和一组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分若干组,设有新能源发电、流体机械强度与振动等60余门。
080702 热能工程
01气液两相流与传热
多相流体力学及其测量在动力、化工、石油、制冷、宇航等一系列工程中均得到重要应用。多相流体力学是一门较为年轻的学科,是流体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至今只有数十年的历史。主要研究气液、液液、气固、液固、气液固或气固液等多种流体在管内或管外流动时(有换热的或无换热的)的流动型态、流动阻力、流动稳定性、多种流体的混合、分离和在并联管中的分配均匀性等问题。对于这些流动机理及多相流体测量技术均属国际有关前沿课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创新领域。对于发展现代或未来的创新工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意义,并可取得重要经济效益。
指导教师:林宗虎
林宗虎,中国工程院院士,男,浙江吴兴人,1933年5月13生。1957年交通大学锅炉专业研究生毕业。1980-1982年曾任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教授。现任西安交通大学热能工程系教授,热能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国家科技奖励评委会评委,流体机械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锅炉媒清洁燃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香港评审局专家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锅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专业委员会主任,陕西省工程热物理学会副理事长, 陕西省计量测试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热物理学报副主编,美国<<国际工程流体力学>>期刊国际顾问等职。是热能工程、气液两相流与传热以及多相流测量领域的国内外著名专家。1988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1989年被授予陕西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1994年获王宽诚育才奖。
林宗虎教授在热能、核电、石化等工程的重要理论-气液两相流与传热学科领域取得多方面开创性成果。在气液两方面: 他创建的两相流孔板流量计算式可通用于各种压力、不同组分、多种两相流体和变压力工况,被国际上推荐为最佳式,称林氏公式,并被收入国内外6本著作,被引用数十次。他首先对U型管内两相流体压力降型脉动机理进行系统研究,创建其 计算程序和脉动判别法并解决过电站锅炉严重脉动问题。他创建了3种两相摩阻计算法和一种截面含汽率计算式并被广泛应用。在沸腾传热方面:创立了国际上第一个脉动流动时的沸腾传热计算式,可用于光管和多种强化传热管,开拓了传热研究新方向。对过冷沸腾传热、稳定流动沸腾传热均有研究成果。在多相流测量方面:在林氏公式基础上,他首先解决了用一个元件同时测定两相流量和组分两个参数的国际难题并得到专利和应用,经济效益显著。
至今,林宗虎教授已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其它省部级科技奖12项和中国专利4项。他在国内外正式出版的著作有15部,其中由他独著或系第一作者的有《管路内气液两相流特性及其工程应用》、《强化传热及其工程应用》、《气液固多相流测量》、《气液两相流与沸腾传热》、《锅内过程》 和《锅炉测试》等9 部。发表论文近100多篇。已培养博士生15名、硕士生17名。
指导教师:曹子栋
曹子栋,男,教授,1966.7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全国锅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研究领域: 多相流与传热,清洁能源燃烧,环境工程,高压全燃高炉煤气锅炉设计,分离式热管的设计
主要代表性论文:
1.沈月芬,曹子栋等. 英国B&W公司燃煤锅炉掺烧高炉煤气对热工参数的影响. 中国电力, 1997年第4期
2.沈月芬,邹诤,曹子栋等. 分离式热管蒸发段传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
3.曹子栋, 章燕谋. 浮头式废热锅炉转化气传热特性实验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4年第6期
4.Shen Yuefen, Cao Zidong. An Investigation of Crossflow Mixing Effect caused by Grid Spacer with Mixing Blades in A Rod Bundle. Nuclear Engineering and Design. Fib, 1991
5.废热锅炉刺刀管换热元件中逆循环流动特定的实验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1982年第1期
主要著作:
1.锅炉本体布置与计算.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0年10月
2.工业锅炉原理.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1986年11月
3.锅炉测试技术.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年5月
专利:
1.带有再循环的分离式热管. 专利号 ZL93245949.8
2.层燃炉的涡流燃烧拱. 专利号 ZL93245947.1
3.全燃高炉煤气高压电站锅炉. 专利号 ZL97203451.x
主要成果及获奖情况:
1. 嵌入式铝翅片管高温换热器.1992.化学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2. 天然气制合成氨转化气、变换气废热锅炉.1994.化学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指导教师:车得福
车得福, 男,1962年11月生,教授。1983年、1986年、1990年分别获西安交通大学热能工程专业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89-1990以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身份赴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学习,1991.3-1991.7在陕西省工业锅炉厂实习,1995 -1996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进修。1998获陕西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曾任党支部书记、教研室副主任、系主任、副院长、科技处副处长兼技术成果转移中心主任。现任热能工程系系主任、锅炉研究所所长、全国高校机电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热能工程专业指导小组秘书、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动力工程分委员会理事长、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副秘书长。给本(专)科生开"锅炉本体布置及计算"锅炉与锅炉房设备",给硕士生开设《气液两相流与沸腾传热》,给博士生开设《多相流及其进展》。研究方向为多相流与传热、化石燃料燃烧及其污染控制、锅炉及换热器设计。三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拥有两项专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著作两本。目前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燃煤污染防治的基础研究》的二级课题《煤中氮的赋存形态及其迁徙规律》、《西安交通大学重点科研培植项目《中国西部沙尘水土迁徙的多相流动机理研究》、西安交通大学本科教学改革基金项目《锅炉原理英文教材、英语授课、多媒体教学一体化改革与实践》的研究以及多项来自企业的科研课题。获首批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的资助,资助的项目名称为《煤中有机硫的存在形态及其减排控制研究》。
Email: dfche@xjtu.edu.cn
指导教师:庄正宁,
庄正宁,男,籍贯:上海,1952年1月生,教授。198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动力二系工业热工专业,获学士学位;1992年获西安交通大学热能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给本科生开设"锅炉原理","锅内过程","锅炉本体布置及计算"、"节能与环境保护"等课程。承担和完成的科研课题有二十余项,拥有3项专利,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参编著作1本。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目前在读硕士研究生4名。曾担任热能工程系主任,现为热能工程系副主任。
主要研究兴趣为多相流与传热,能源转换与利用,环境科学与工程。
可招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为:
● 多元混合介质的汽液与固液相变过程的研究。
● 储能技术与系统的研究。
● 强化传热。
● 高效换热器的研究与开发。
指导教师:王栋
王栋 男 1960年生,副教授。198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厂热能专业,1982年师从于西安交通大学林宗虎院士,1985年获硕士学位。1995年起在职攻读博士学位,2000年获博士学位。长期专著于多相流体流量测量技术研究,在该领域共获专利6件,发表相关研究论文12篇,合著专著一部,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西安交大科研成果奖两项。在研究过程中积极与胜利、辽河等油田合作,将研究成果应用到生产实际中。发明的湿蒸汽流量计和井下吸汽剖面测试仪已在油田得到应用。
主要研究热能动力、石油、化工、核能及环境工程内的多相流体的流动及传热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多相流体流量测试技术 油-气-水三相流计量技术及仪表,蒸汽-水流量计
2.油气安全混输理论和技术 段塞流的形成及防止,段塞流的检测
3.采油测井技术 井下吸汽、吸水及吸聚合物剖面测试技术,井下产液剖面测试技术
4.超临界流体技术 超临界机组的汽-固磨蚀,超临界流体技术在环保工程中的应用
指导教师:朱长新
朱长新,男,1962年8月出生,副教授。分别于1984,1989和1993年获西安交通大学热能工程专业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6年被聘为副教授。2000.1~2001.1做为国家公派访问学者赴美国康州大学(UConn)进修。主讲课程:《锅炉与压力容器用钢》,《环境保护与节能》等研究兴趣为:
微小尺度通道内流动与传热
新能源应用技术
强化传热与节能技术'
相变传热过程
发表论文20余篇。
指导教师:王妍芃
王妍芃,女,1965年3月生,汉族,辽宁鞍山人,中共党员,副教授,1986年获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热能工程专业工学学士学位;1989年获西安交通大学热能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毕业留校后一直从事多相流流动特性的研究,曾先后参加了多项国家及省、部属基金和横向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主要参编著作《燃油燃气锅炉》。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40多篇。
研究方向-气液两相流简介:
主要从事和气液两相流相关的传热与传质、多相流动流型、水循环原理,强化传热等方向的基础及应用性研究。对热能动力工程、石油、化工、冶金工程、环境工程等应用领域的重大研究项目进行多相流体动力学及其数值计算,并应用多相流测试技术来研究流体流动规律。多年来从事锅炉及热交换器的研制开发,曾独立完成热工领域的水循环程序计算。并从事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指导教师:赵钦新
赵钦新,男,1963年6月生,汉族,山东胶州人,中共党员,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副教授,1986年获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热能工程专业工学学士学位;1989年获工程力学系实验力学专业硕士学位;1998年获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博士学位。主要著作有《燃油燃气锅炉》、《动力机械与设备制造工艺学》,参编《实用锅炉手册》。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40多篇。目前担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温材料及强度委员会委员、中国动力工程学会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和中国锅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业锅炉分会委员。
研究方向-气固两相流及交叉学科简介:
主要从事和气固两相流及能源、力学、材料交叉学科相关领域内燃烧与传热、清洁燃烧、燃料热解、流体及工程力学、超临界电站机组耐热材料等方向的基础及应用性研究以及能源、力学、材料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注重多学科交叉方向的综合研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研制开发的锅炉产品在全国五十多家企业获得推广应用;主持编制?quot锅炉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软件包"在全国二十多家企业获得应用;对"超临界机组材料T91"的研究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科研项目多来源于重大工程实际,且研究成果能直接指导和服务于生产实际。
指导教师:王树众
王树众,男,1968年1月出生,副教授。1990年、1993年、1996年分别获西安交通大学热能工程专业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8年~1999年赴挪威能源技术研究所(IFE)做博士后。自1990年以来,一直从事热能工程、多相流和传热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参与完成了多项国家及省、部属基金和横向课题的研究,发表相关学术论文二十余篇,获西安交通大学科技成果奖一项("段塞流工艺技术研究"),拥有做为独立发明人的国家专利一项,研制开发了我国第一个反映油气水多相混输特性的稳态计算机模拟软件。在热能工程领域,开发出基于Windows友好界面的燃油燃气炉CAD软件包一个,并开发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用于油田注汽开采(蒸汽吞吐和汽驱)的超临界压力蒸汽发生器。
本人主要研究方向:
多相流体动力学及其数值计算 (热能动力工程、石油、化工、冶金工程、环境工程以及生命血液流动等应用领域)
多相流测试技术及热工仪表开发
锅炉/加热炉设计和改造
强化换热技术:高效换热器设计和开发
新能源应用技术(太阳能、海洋能、地热能等)
给水及污水处理技术
CO2的流动和相变换热;超临界CO2萃取技术
我喜欢工业工程专业。
2009年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及研究方向汇总
适用学员:EMBA、全国MBA、经贸委MBA、工程硕士、MPAcc)
工业工程系
序号 系别 导师姓名 职 称 学位 研究方向I 研究方向II 指导名额 备注
1 汪应洛 教 授 院士 (不招生)* 不招生
2 孙林岩 教 授 博士 生产管理与现代物流 企事业战略
3 袁治平 教 授 博士 人力资源规划与管理 物流系统管理
4 张正祥 教 授 生产管理与现代物流 项目管理
5 苏 秦 教 授 博士 生产管理与现代物流 企业战略、项目管理
6 吴 锋 教 授 博士 外包决策与管理 服务与生产运营管理
7 周支立 教 授 博士 企业战略 生产管理与现代物流
8 刘树林 副教授 博士 生产管理与现代物流 企业战略
9 肖忠东 副教授 博士 生产管理与现代物流 项目管理
10 何正文 副教授 博士 项目进度及费用的集成化管理 项目风险
11 王能民 助理教授 博士 生产管理与现代物流 环境管理
12 贾 涛 助理教授 博士 生产管理与现代物流 项目管理
13 李 刚 助理教授 博士 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现代服务战略与运作管理
14 高 杰 助理教授 博士 运作优化管理 现代服务管理
15 张盛浩 助理教授 博士 供应链管理 生产与运营管理
16 许晓雯 副研究员 学士 项目管理 技术管理
组 织 管 理 系
17 席酉民 教 授 博士 复杂管理问题与和谐管理论研究领导与群体决策及网络组织行为研究 限苏州学生选报
18 万迪昉 教 授 博士 公司重组与公司治理 企业组织的创新与控制
19 卫民堂 教 授 企业成长与发展战略 营销决策与营销策划
20 粱巧转 教 授 博士 企业组织创新与应变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行为
21 宋合义 教 授 博士 人力资源 企业组织与管理
22 樊 耘 教 授 博士 企业战略 人力资源
23 杨建君 副教授 博士 公司治理与企业战略 企业组织与管理
24 赵西萍 教 授 硕士 人力资源管理 组织变革与管理
25 韩 平 副教授 博士 人力资源 企业组织与管理
26 吕春晓 副教授 博士 财务与会计 人力资源
27 姚小涛 副教授 博士 战略与组织管理 组织行为
28 葛 京 副教授 博士 企业战略 企业组织与管理
29 赵文红 副教授 博士 企业组织与创新管理 人力资源
30 周 密 助理教授 博士 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组织与管理
31 尚玉钒 助理教授 博士 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组织与管理
32 董玉成 助理教授 博士 群体决策 在线决策
管 理 科 学 系
34 崔文田 教 授 博士 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公共决策与项目管理
35 徐寅峰 教 授 博士 优化调度 在线决策
36 郭菊娥 教 授 博士 投融资决策与风险管理 能源项目管理
37 杨民助 副教授 博士 电子商务与信息管理 人力资源 限苏州学生选报
38 胡 平 副教授 博士 项目管理与决策 电子政务与信息管理
39 徐青川 副教授 博士 生产管理与现代物流 项目管理
40 郑斐峰 助理教授 博士 优化调度 在线决策
41 孙静春 副教授 博士 市场营销 项目管理
42 李鹏翔 助理教授 博士 计算组织学 博弈论与经济行为
技 术 经 济 系
44 李 垣 教 授 博士 技术创新 战略管理
45 蔡 虹 教 授 博士 技术管理 项目管理
46 刘新梅 教 授 博士 项目(投资)管理 产业经济
47 孙 卫 副教授 博士 技术创新 资本运作
48 原长弘 副教授 博士 技术管理 战略管理
49 杨晶玉 副教授 博士 企业组织与管理 公共管理
50 弋亚群 助理教授 博士 技术及战略创新 组织学习及组织能力
51 霍宝锋 助理教授 博士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运营管理
52 江 旭 助理教授 博士 技术管理 企业战略管理
电商信管系
53 王刊良 教 授博士 电子商务与信息管理 企业资源计划与供应链管理(ERP)
54 刘人境 教 授 博士 企业管理分析与策略研究 企业发展策略研究
55 廖貅武 教 授 博士 电子商务与信息管理 企业资源计划与供应链管理(ERP)
56 田 军 副教授 博士 信息化规划与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管理 风险决策与危机管理
57 邸德海 副教授 博士 电子商务与信息管理 企业资源计划与供应链管理(ERP)
58 姜锦虎 副教授 博士 信息系统 电子商务
59 万映红 副教授 博士 电子商务与信息管理 客户关系管理及营销策略
60 程少川 副教授 博士 项目管理与决策支持 战略管理与企业文化
61 胡立斌 助理教授 博士 (待定) (待定)
市场营销系
63 刘 益 教 授 博士 渠道行为及关系营销 营销战略
64 高山行 教 授 博士 营销策划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与营销
65 庄贵军 教 授 博士 市场营销管理 企业营销战略与营销渠道管理
66 张庚淼 副教授 博士 市场营销管理 企业战略
67 杨林岩 副教授 博士 市场营销管理 金融与贸易
68 范高潮 副教授 博士 市场营销管理 企业战略
69 谢 恩 副教授 博士 人力资源 市场营销管理
70 王龙伟 助理教授 博士 市场营销管理 供应商关系管理
71 陶 蕾 助理教授 博士 渠道关系管理 渠道战略
会计财务系
72 张俊瑞 教 授 博士 财务会计、资本市场会计与财务 公司治理、分析与评价
73 李婉丽 教 授 博士 "公司会计政策与行为
公司治理与公司理财" 金融企业财务与会计
74 田高良 副教授 博士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企业战略方向
75 薛 锋 副教授 博士 "公司理财与资本市场
资本运作与投资决策" "商业银行管理
贸易风险管理"
76 陈 军 副教授 博士 "公司理财与资本运作
证券投资与资本市场" 金融机构经营管理
77 王鲁平 副教授 博士 财务管理 审计学
78 汪方军 助理教授 博士 成本管理 组织绩效管理
79 王建玲 助理教授 博士 会计与资本市场监管 公司会计政策与行为
80 欧佩玉 助理教授 博士 管理会计 成本管理
81 赵 红 助理教授 博士 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 绩效评价
82 骆 蕾 助理教授 博士 公司治理结构 *
83 曹建安 副教授 在读博士 管理会计 税收
84 张 禾 副教授 在读博士 企业财务战略、会计政策与管理 企业内部控制
85 武晓玲 副教授 学士 "资本运作与公司理财
公司会计政策与管理" 企业财务评价
86 聂丽洁 副教授 硕士 "资本运作与公司理财
成本管理与成本战略" 企业财务评价与风险管理
87 张晓红 讲师 审计学 内部控制
1.学位研究生(EMBA、全国MBA、经贸委MBA、工程硕士、MPAcc)指导教师的主要研究方向;
2、专业学位研究生若选报非本专业领域的指导教师为导师,必须在征得所选教师本人同意的情况下选报;
3、指导教师应首选报在自己名下的本专业领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
以上就是关于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导师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