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习备考时间1年零三个月是最完美的,初试前的1年,初试后复试备考的3个月。
大家也许会有疑问,为什么网络上有几个月就成功上岸的呢?而且每一个人说的复习时间都不一样呢?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就是个体差异问题,那些短期复习就成功上岸的,除了平常的功底好,天赋好外,还有运气的成分。
还有一部分考生是属于在职考研,平常工作就很忙,更本没有足够的复习时间,这不是不需要一年复习时间,而是条件不允许。
大家可以分析一下,要想将初试的几门课全部学完,要背知识点,要刷题,还有看文都网校的视频课程,还要搜集资料信息等。平均下来,时间真的不够用,这也是2020考研考生普遍后期记不住知识点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此,你想想,网上只用几个月突击学习就上岸的信息多么的误人子弟啊。
太假了。也许有,可不是多数人能复制的,1年零3个月均摊复习时间后,大家学习就不会有太大的压力,只需要按部就班地执行复习计划,积累知识就可以了。
按照考研的一般规律,大家应该首选的是专业,这是你未来职业规划的基础,院校选择是结合你的能力,作为锦上添花之用。
专业尽量靠近你本科所学专业,这在考研复习中会节省很多理解时间,网上不少学长学姐们吃亏最多的就是跨专业考研,这个坑,很多研友都认为自己可以跳过去,结果呢?只有很少一部分成功。专业的门槛不是那么容易过的,你想用短短的几个月去攻克一个新领域,何其难啊!
就算你蒙过了初试,复试你怎么过?复试考核的重点就是专业。跨专业成本太高,不到万不得已,没有大毅力者,切记入此道。
这里说句题外话:考本校研究生和跨考院校的选择,这个要看你的考研动机和实力,考本校天时地利人和,考外校两眼一抹黑,如果必须跨考院校,那么就要有心理准备。如果只是为了考上研究生,那么考本校是最容易的事情了,近水楼台先得月。
扩展资料:
复习时间段:
1月到3月(准备期):在这个阶段,想必你已经确定考研了,考研的动机已经确立,那么,你首要确认一下,自己的专业是什么,然后根据专业去确立要报考的院校,1个主要院校,3个后备院校(调剂用)。
有关院校的选择,你需要考虑几个因素,你的实力、院校专业领域知名度和实力排名情况、院校的地理位置(复试和就业考虑)、院校的报考难度(报录比分析)。
院校确定后,搜集该院校的专业考试历年真题,参考书目、复试考试资料、导师资料等。下一步,搜集最新的考研大纲,近十年的历年真题、制定各个科目笔记的规划(真题错题笔记、科目思维导图框架笔记、知识点案例笔记、历年常考题型笔记等)。
如果你不知道具体流程,也可以去看看文都网校的全程班的课程,里面有详细的规划和各个阶段的复习要点。
4月到6月(基础阶段):4月份正式2020考生复试调剂的时间段,这个时候最容易搜集复试报录比(后期复试用),有条件的整理一份出来做参考。
复习要求是,根据考研大纲梳理一下各个科目的知识框架,标出级别(如大纲里的,了解、会、熟悉、掌握等)根据重要程度调整复习方向和复习程度。近十年真题做第一遍。
整理常考题型笔记、易错真题笔记。英语开始词汇积累、政治要开始搭建框架,细分知识点,开始准备记忆(网上大多数说政治要放到最后复习,这要看你的能力,如果背诵不擅长,那么就要提前开始去记忆了,多地记不住。
可以拆分成若干小分支去背,如果拖到最后,你再复习政治,那么最后几个月你的复习量会很大,如英语、专业课都是要背的,2020考研的研友应该深有体会,最后一个月记不住任何东西,这就是任务量过重导致的压力过大引起的)。
6月到9月(强化阶段):历年真题要开始做第二遍了,这一遍相信你已经摸到做题的门槛了,但是对于出题人的思路还是很模糊,只是感觉到大体的复习重点范围。并且跟着辅导老师做题的时候成功率不太高,自己单独做题的时候也是错题连篇。
信心很受打击吧。这是每年每一届考生都要经历的,这说明你对知识点,概念、公式没有理解透彻,光顾着刷题了。
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做一个知识点案例笔记,笔记将考点记录在最上部,下面罗列出现过这个知识点的真题,通过这个笔记本,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出题思路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巩固。你会惊讶地说"还能这么考?"。
另外,还能让你在以后参加初试的时候,遇到难题的时候,你不会懵,你会通过分解,立马就能看出这个题要考什么,因而直接套公式就能推导出来。
考研政治什么时候开始看比较好
朋友你好!关于考研的问题,作为一个经济管理相关专业的过来人,我可以给你点建议。
1、根据你不上辅导班的情况,我的复习经验是,现在还是大三的你,先在网上下载点视频看看,不需要特定的目的,主要是便于你了解到底什么是考研?考什么?怎么考?也就是基本常识性的了解。当然,有些视频是专家针对某课程(英语、数学方面最多)的复习方法讲解。
2、其实,目前大三的你,现在最主要的是在保证基本开课的课程正常能通过外,主要精力要放在英语打基础上,务必要以通过六级的水平来准备研究生英语。至于数学方面,首先要确定下你报考的管理类专业是否考数学,比如企业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就需要考数学,而行政管理、图书情报类就不需要考数学。如果你确定报考的专业需要考数学,那你也要从现在抽空好好复习数学。
3、由于你是跨专业报考的,所以提前熟悉教材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有助于你提前了解未来的专业选择是否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也有助于先期了解专业课的复习难度状况。不过你放心,以你经济学的专业背景考管理学,基本上数学和专业课都是问题不大的。
4、至于考研辅导班是否需要报名。我的理解是,上考研辅导班真的别期望他能带给你多少押题的机会,我当年上辅导班主要看中2点:一是给自己压力,当你看着这么多人和你一起每天走近辅导班会场的时候,你每天都是紧张不敢懈怠的,而且花钱了自己就会认真对待;二是辅导班的老师都是多年的从教研究专家,多多少少都会讲授些好的方法,便于你少走弯路。
最后,其实考研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心力历程的体会过程,考过了终生难忘!要给自己一个背水一战的境地!你就会愈发勤奋!祝福你好运!加油!
考研政治7、8月份看比较好。
1、时间安排:7月-8月。
2、阶段目标:针对选择题打基础,做完《1000题》,此阶段无需涉及分析题,1000题中的分析题可以忽略。
3、资料选择:肖秀荣《精讲精练》+《1000题》+徐涛基础/强化班。
复习方法:
1、精讲精练看重点章,在看的时候,仔细看重点章(马原2.3.4.5,毛中特1.6.7.8.9.10.11,史纲4.5.6.7章),非重点章可以快速看看。
2、马原部分要仔细看,可以适当放慢速度,看视频课帮助理解,因为马原有特别多需要理解的原理,政治经济学部分近几年也考的很细致,所以考点一定不要漏。
以上就是关于2021考研该怎么准备?大约什么时间段开始合适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