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希是我的学姐,去年是她第二次考研了,也就是二战。
她是一个认真又耿直的东北姑娘。在学校的时候,她是我的部长,这么多学长学姐里面对她的印象最深刻,一张A4采访记录表上,每次她都写得满满当当,一点空白都没有。
我问她为什么要二战,她说,她就想要考武 大的新闻专业,想试试自己能走到哪一步。也就是自己的一点小倔强吧,不想轻易地认输,更不想让结果差强人意。
“毕竟都还年轻,有一段日后能感动自己的拼搏史就够了。”
考研,并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而二战就更不容易了。
其实在决定二战之前,小希姐有很多其他的选择,学校里面培养上山下乡的干部,毕业后直接去当村官,以后调回来做干部,因为平时的表现都很不错,学院里的辅导员想推荐她。
但她拒绝了。
放弃了一个机会,其实她自己也不知道二战能不能考上,因此压力很大很大,大到经常就哭了起来。
身边的人不理解,甚至爸妈也不理解。
决定二战之后,她每天都在争分夺秒,因为还在咖啡厅兼职赚生活费,每天不是在图书馆就是在咖啡厅,除了复习就是工作。
从去年3月份到考研前都没停止过。
后来她还给我打了一个电话:
现在每天都是自己独来独往,压力也大,甚至有时候会有点精神衰弱,上一秒希望满满,下一秒想到同学的嘲笑就不禁流泪。
偶尔出去吃个饭,玩个手机良心都会备受谴责。甚至连生病都觉得自己不争气,耽误了复习进度。
与外界失联,最后只剩下越来越孤独的你自己,没有回家、没有朋友……
那种前方迷雾茫茫,身后万丈深渊的感觉,真的太让人绝望了。
但为了梦想,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拼尽全力。
我很担心她的结果,当时考完最后一场后,她整个人都瘫了,什么话都没说就躺在了床上。
害怕或许是每个考研人心底的敏感区,一说到万一失败怎么办?一定会有另一个同学应声和:“是啊,我也怕我自己考不上,白白浪费这么多的时间和努力。”
出结果的日子我已经不记得发生了什么了。
前天在翻朋友圈,偶尔刷到了小希姐的一条动态:导师超级帅……(定位:武 汉 大 学XX)
是的,她现在已经是一名武 汉 大 学新闻系研一的学姐了。偶尔还跟我说如果有合适她的实习记得提醒她,她要提前准备一下,比身边的人已经落后了一年,不能再浪费时间。
但我想,那两段考研的日子,一定是她以后宝贵的财富。努力一点,还要再努力一点,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过的人都是会闪闪发光的。
分享一下我的医学考研二战经验,希望能帮助二战学子成功上岸!
考研二战,考验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学习能力,还有个人心理的承受能力。
考研有多辛苦有多累,想必不必赘述,大多数人已经有了一点心理准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考研是一场豪赌,更不用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了。如果经过一年的努力,我能考上我最喜欢的大学,这肯定是一件好事。然而,另一种成功的可能性是失败,没有人能保证我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功。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痛苦的部分。天天努力,到头来结果未必好。
扩展资料:
备考消耗的不仅仅是考生自己的时间、精力,还有父母的时间和精力。
孩子的学习是父母的头等大事。很多考研的人之所以有勇气参加考试,是因为他们有父母在背后支持他们。父母用自己的劳动来保护孩子的学习。即使他们最后失败了,父母也会为他们的孩子承担后果,帮助他们找到另一条出路。因此,对于考研者来说,考研的不仅仅是自己,死后还有父母,虽然他们不会直接考研,但考研这件事对他们同样重要。
二战考研如何准备?
分享一下我的医学考研二战经验
国家线也快下来了,最近收到了很多学弟学妹的询问,索性我就直接把我的考研经验分享出来吧。对于自己二战才成功上岸我其实也不太好意思分享出来自己的经验,但是,因为身边很多学弟学妹也都走上了二战的道路,我觉得把自己二战的经验分享出来,希望能帮助二战学子成功上岸。
我是学医的,为什么考研相信医学生也都知道,在我们这个行业想要有好的发展,那么,考研是一定要考的!考研这个想法也是从我一开始选择了医学专业就开始有的,医学这个专业,就是需要你一直一直不断的学习的。就像很多前辈们说的一样,必须首先明白自己为什么考研。医学是门不断发展、更新的学科,继续教育对于医学这块是不可或缺的。可以说,要想做一名还不错的医生,学历和技能是至关重要的,自学和钻研能力很关键,而读研正是这样一个开始,仅仅是个开始。
先从最简单的政治开始。各类考生在政治上花费的时间是最少的,因无基础可言,而且太早准备也不见得能收到相应的效果,等考研大纲出来再看(大纲9月份左右出来),一般来说好好准备3个月考60分不会有太大问题,这对于我们医学类的考生来说已经够了。想要高一点的分的话,得在选择题(尤其是多选题)上多下点功夫了。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的时候要特别注重理解,多咬文嚼字,千万不要陷入死记硬背的死胡同里。最后一个月左右(最好两个月)要开始大量背诵问答题,不一定要求原题再现,但需保证考场上有话可说。历年的真题不是很重要,可以选择性地看近两年的真题,了解一下大致的出题方向就可以了,到后期再做几套模拟题差不多就足够了。 (资料见 2019考研西医综合真题及答案 )
对几乎所有的临床专业,英语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单纯对考研来说,英语是一个敲门砖,因为即使你其他科目成绩很优秀,也很可能会因为英语成绩的不给力而使考研功亏一篑;相反,有的同学总成绩平平,而出众的英语成绩却使导师对他青眼相看,使得他从考研大军中顺利胜出而壮志得酬。另一方面,当今科技和知识更新换代十分迅速,对于从事医学的人来说,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工作岗位上,不管是搞学术研究还是进入临床行医,都要不断学习交流,与国际接轨,才不致闭门造车而出门不合辙。而英语恰是我们要达到此目的不可或缺的一样工具,许多导师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而树起他择人的标准的。历年的考研英语真题是非常重要的,师兄师姐们都强调真题至少看五遍,这点我完全同意。每天还要不断的记考研英语单词,有条件的话还要阅读一些报刊杂志。只有这样英语这门学科的分数才可能有所提高。(资料见 2019年考研英语试题与答案解析(完整版) )
再说一下西综,看书,看书,看书,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一定要以书为主,不能只看辅导讲义,尤其是内科和外科和生理学。生化和病理我推荐还是看讲义,多看几遍讲义,自己看书可能抓不住重点,讲义上基本上都是重点知识点,然后结合真题,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看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很正常,一定要坚持下去。英语,早一点开始准备,可以做阅读的精翻,坚持做,不论事基础好的还是不好的绝对会有质的飞跃。但是如果准备的时间偏晚,还是刷真题实用。(资料见 2019年考研政治试题与答案解析(完整版) )
没经历过这一切之前,我也很迷茫,我也到处找前人的经验,每个人都不是可复制的,只有多看别人的经验,从而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经验。光是面对那浩如烟海的西综,我就慌得不知从何下手,很不幸,一战失败了,3分之差。虽然一战失败了,但是我一直都没有放弃,我对于我的未来的规划是很明确的,我知道这并不是做不到的事情,我的努力不够,我还没有用上我全部的力气,我不能就止步于这里。
但是,每天在家里复习,家里亲戚串门就会问怎么没考上研究生呀,谁家的谁谁考上了之类的,听的我真的是烦躁至极。而且,本身自己一战失败就存在很多知识上的问题没有把握,家里也没有这种复习的氛围。我就开始联系身边的也要参加二战的同学。于是,我们参加了荟医的二战考研集训营。在这里,都是和我一样一战实力的医学生,集训营专门针对我们这些二战学子设置的课程。学习氛围还是比较浓厚的,在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校区,面对一群陌生的同学,人际交往还是挺重要的,一门心思学习个人真的不建议,尝试交几个好朋友,没事的时候可以一起探讨,单身狗或许还能撞上桃花运呢。
随着考研人数的不断增多,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家的复习压力也会越来越大,尤其是对待有一定经验的二战同学们,大家目前主要做的就是寻找安静、适合的学习环境进行学习。都说考研是人生的第二次高考,那么二战考研就像是第二次高考复读。第一次考研我们失去了奋斗的动力,二战考研我们就需要找一家像高三一样奋斗的二战集训营去复习。个人认为荟医考研二战集训营还不错。
经验都是别人的,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最重要。在考研路上真的没有为时已晚,做你想做的,坚持你自己,希望二战的学子都能成功上岸!
二战考研如何度过?三大战略助攻这场持久战?
一、要不要考研三战甚至四战
绝大多数考研都不太清楚我们究竟要不要考研三战甚至四战。事实上,抉择是否三战、四战和一战差不多,只不过需要综合考虑一下前两次考研的经历。系统来说,我们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三战的动机
仔细回想一下前两次考研经历,考研到底有多重要。它对你意味着什么。你究竟为什么选择考研,为什么二战,为什么三战。如果考研对你来说真的很重要,是你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你肯定是要继续三战的。这也就是说,我们首先要找到三战的动机。
以我本人为例,我三战的动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研究生学历对我真的很重要。我的本科并不是很好,前往比较好的学校读研对我有很大的帮助。
2.我不甘心前两次的失败并且相信自己这次一定能上。我仔细回想了我前两次的考研经历,最终发现我已经具备了上岸的实力,找到合适的考研目标,上岸应该是十拿九稳。
此外,前两次考研的沉没成本也是我继续考研的巨大动因。
(二)三战的退路
我已经失败两次了,三战没考上怎么办?这也是三战考研人必须要想清楚的一点。一般来说,我们的出路主要包括考公考编进入体制、求职进入企业和考研升学。从我的经历来看,我也害怕我三战失败。因此,我在三战的同时就读了中国农业大学公共事业管理第二学士学位,防止自己三战失败陷入极其尴尬的局面。
受疫情影响,第二学士学位教育重启,我们又有了新的选择。说真的,第二学士学位真的很适合再战的考研人,相当于一份保险。首先,绝大多数第二学士学位在读期间允许考研。其次,第二学士学位在读期间可获得本科期间相同考研环境。最后,万一考研失败可继续读完第二学士学位获得该校迎应届毕业生身份。
综上,想清楚三战的动机并且找好三战的退路,那就果断三战吧!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意识到考研并不是你的唯一选择,你依旧可以找到合适的工作,那就暂时不要考虑考研了。工作几年报考MBA和MPA等专业硕士也是不错的选择。
二、考研三战的规划
考研三战的同学都有很丰富的考研经验。在这里,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三战时的时间线,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我的考研三战经历其实是在考研复试结束后开始,也就是五一后。
(一)要不要三战:5月前
考研三战的动机和决心都很重要。在三战之前,我花费了不少的时间思考要不要三战,三战该如何规划,三战失败了怎么办。五一前后,我正式决心三战。
(二)三战复习和第二学士学位:9月前
坦白说,我的三战复习挺划水的。相比一战、二战,考研三战花费的复习时间最少。这也是因为之前的复习积累了不少的复习经验吧。
伴随着第二学士学位的招生录取,我最终如愿前往中国农业大学就读第二学士学位。在这期间,我也花费了一些时间复习考研英语和专业课。坦白说,大概每天两小时左右吧。
(三)第二学士学位在读和考研初试:9至12月
第二学士学位在读期间课程也不少,但是我们可以适当平衡课程和考研。在这期间,我也一直在调整课程和考研的关系,尽可能利用课程之外的空闲时间。
(四)第二学士学位在读和考研复试:来年4月
考研初试成绩公布后我知道自己大概率能参加该校的复试便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复试准备,并如愿被录取。
(五)研究生拟录取和第二学士学位退学:来年6月底前
第二学士学位和硕士研究生不能同时在读。因此,我们必须在硕士入学前办好第二学士学位退学的手续。稳妥起见,建议各位在6月份底前办好退学手续。
三、考研三战是否值得
从我的经历来看,考研三战值得。但是,如果有更好的选择,真的没必要三战。
(一)读研值得所以考研值得
一个人所拥有的资源越少,学历的作用就越显著,读研就越值得。此外,读研的学校越好,提供的资源越发丰富,读研越值得。
(二)考研三战并不一定值得
考研是可以被替代的。我们并非只有国外考研读研一条提升的路径。在家庭条件和外语能力允许的条件下,出国读研也是很不错的选择。此外,家庭条件足够优越,学历的提升并不是那么显著。我们也可以选择先工作再读研。
因此,考研三战并不适用于全部考研人。条件允许,出国读研或者工作后读研都是不错的选择。
二战考研对于很多考生而言都是痛苦的,许多外来因素严重影响二战考生的心理,如何转换心态打赢二战持久战?猎考考研小编整理“二战考研如何度过?三大战略助攻这场持久战”内容,希望能给考生备考提供帮助~
▶坚持
二战考研对于很多考生而言都是痛苦的,许多外来因素严重影响二战考生的心理,寝室同学拿到了报考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时;当看到与自己同时落败的舍友已找到合适的工作时;当与自己的学弟学妹们进入同一间自习室备考,当初的意气奋发或许会转变为一丝的落寞,或许会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
而此时你需要抗争的只有自己,只有战胜自己,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坚信自己的考研选择,坚信自己的努力终将会有回报。成功之路没有对错之分,无论未来选择如何但唯有坚持才能让自己不后悔。
▶切忌浮躁
一个人的心态决定一个人的行为。很多人在经历过一次失败之后往往会失去信心,甚至一蹶不振。但当你经历过失败往往却是会比同行之人收获更多。
二战考研看似失败,但之前复习的知识是真是存在于你的脑海中的,过去的大半年是看书做题的生活,如今从头再来,也就意味着看同样的书,走同样的路,与新一届的考生相比,二战者在学业实力和信息资源上已超出他们很大一步,理论上考研的优势是比较明显的。
这是一种优势但却需戒躁,摆正心态避免重新陷入一次备考的误区。珍惜自己的时间,珍惜自己的精力,珍惜自己的青春,发现并享受二战中的乐趣。
▶平常心
二战考研压力在后期会显现的比较明显,来自于父母和亲戚的期望,来自于身边朋友的眼光,更是来自于自己"不成功便成仁"的初衷,考研结果会成为自己唯一的追求。
在接近崩溃的时候,更要秉持一颗平常心,切忌急功近利、患得患失。
你需要时刻记住自己的目标,不服输才二战。不要被外界其他所羁绊。
以上就是猎考小编整理的“二战考研如何度过?三大战略助攻这场持久战”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对正在备考2022考研你有所帮助。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考研知识,欢迎关注猎考考研指南频道。
考研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研考点内容、不清楚考研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以上就是关于考研二战是什么体验?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