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答学网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答学网 > 初中 > 初中语文 > 语文知识点 > 初中修词手法

2023年初中语文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详解:隐语(谐音)、双关

初中修词手法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初中归档 最新发布 模块sitemap

2023年初中语文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详解:隐语(谐音)、双关

隐语(谐音)、双关

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

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

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诗人语义双关,用抒自然之春天,理喻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又以“丝”(思)、“枝”(知)谐音,连接异地男女之间的思念情怀。

这是一首较为著名的描写男女情长的诗,写出了在秦地的思妇内心的独白。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这是作者用民歌体写的恋歌,双关隐语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从前两句诗意看,大概女方在杨柳飘拂、波平浪静的江边行船,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在对她唱歌言情,但情传的含蓄,“倒是无晴胜有情”。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dxzl8.com
本文地址:http://www.dxzl8.com/chuzhong/598214.html

初中修词手法相关栏目本月热门文章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湖北籽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鄂ICP备19019357号-23